20
2023
-
02
如雪桃片糕、喷香老腊肉、时尚新竹编……土家“非遗”成市场“黑马”
作者:
建始县龙坪乡海拔1600米的深山里,湖北晓姚农夫供应链有限公司(下简称晓姚农夫)黑猪生态放养基地,新繁育的数百头黑猪仔正茁壮成长;山下,非遗腊肉传承基地,碳火熊熊,腊味飘香;县城产品展示厅,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手撕腊肉、手撕土鸡、硒都凤爪等系列休闲旅游产品琳琅满目……从养殖到加工,从研发到销售,从线上到线下,晓姚农夫旗下拥有20多家子公司、100多个产品,如此完整的产业链拼图,最初从一块腊肉起步。

“老”腊肉拼出产业地图
建始县龙坪乡海拔1600米的深山里,湖北晓姚农夫供应链有限公司(下简称晓姚农夫)黑猪生态放养基地,新繁育的数百头黑猪仔正茁壮成长;山下,非遗腊肉传承基地,碳火熊熊,腊味飘香;县城产品展示厅,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手撕腊肉、手撕土鸡、硒都凤爪等系列休闲旅游产品琳琅满目……从养殖到加工,从研发到销售,从线上到线下,晓姚农夫旗下拥有20多家子公司、100多个产品,如此完整的产业链拼图,最初从一块腊肉起步。
恩施腊肉是土家人的传统美食,春节前夕腌制腊肉,也是家家户户的年俗习惯。对晓姚农夫创始人姚万贵来说,小时候房梁上挂着的土家腊肉是他记忆中最深的家乡味道。2004年,在外打工多年的姚万贵回到家乡建始县茅田乡,和妻子吴晓丽摆地摊、推板车,叫卖妈妈腌制的土家腊肉,生意出奇的好。后来,夫妻俩租了间门店,取名晓姚妈妈菜,专门经营腊肉。2010年,夫妻俩来到建始县城,创办晓姚食品加工厂,为城区10余家超市供应“妈妈菜”系列散装速食。2017年,恩施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,让姚万贵看到了新商机。他研发推出手撕腊肉、手撕黑猪肉、手撕土鸡、QQ蹄花等系列旅游休闲食品,让已有180年历史的土家腊肉走出深山,迈向全国。
2020年10月,土家腊肉食品制作技艺被列入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姚万贵成为第五代传承人。“姚氏土家腊肉选用新鲜黑山猪肉为原料,经过腌制、烘烤、烟熏、发酵、晾干等十几道工序,其间辅以黄酒、桂皮等十几种香料,历经8个月制成,香而不腻。”晓姚农夫办公室主任赵娥介绍,为确保腊肉品质,公司从源头进行管控,建立黑猪生态散养基地,从屠宰到加工制作,全部采用传统手工技艺。
18年来,晓姚农夫从摆地摊起家,发展到农夫礼、休闲食品、妈妈菜(预制菜)三大系列和产、供、销全产业链企业,在鄂、渝、湘等10多个省市开设直营店30余家,合作商1000余家,2022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。
老手艺迎来新市场
2月12日,建始县业州镇刘家坪村古雅手工艺品厂,一根手腕粗的翠竹,在51岁的饶仕尧手中,经过划篾、拉丝,变成了一根根细如毛发的竹丝,竹丝又在29岁的女儿饶金芝手中,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耳环、手环、化妆盒、车载饰品等。
竹编,是饶仕尧的祖传技艺,他从17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艺。90年代末,他却丢下干了上10年的营生,出门打工去了。“东西卖不出去,挣不到钱,干不下去了。”他回忆说。
这一停,就是十多年。2014年,恩施州旅游业渐渐热了起来,这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。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干起了老本行,没想到编制的果盘、花瓶及家庭摆饰件很受游客欢迎,生意越来越好。
2017年,饶金芝辞去县城的工作,准备回家开一间土特产店。土特产店没开起来,却让她对竹编产生兴趣。“爸,我跟你学竹编咋样?”一次闲聊时,饶金芝试探性地问父亲。饶仕尧听了暗暗高兴,因为他一直有一个隐忧,担心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上失传。但另一方面,他又觉得这门手艺太过伤手,让23岁的女儿来传承有些残忍。
“你真想学?”“我想试试看。”
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饶仕尧一直在暗中考察女儿,看她是否能坚持下去。一年多下来,饶金芝双手到处都是伤口和血泡,但她依然没有放弃。“要么不做,做就做精品,让竹编走入现代都市。”饶金芝说。2018年,她注册了“古邺工艺”商标,设计了产品LOGO。2020年,竹编技艺被列入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饶金芝从年轻女性特有的视角,设计开发了系列箱包、饰品,深受年轻游客喜爱,竹编产品达到40多个。去年底,她开通“竹编姑娘”抖音账号,仅2个月粉丝就达到7000余人。
从去年开始,饶金芝和父亲就盘算着要引进机械,投资建厂,但由于投资过大,父女俩一直下不了决心。“早晚得迈出这一步,等条件更成熟一些吧。”她说。

为耕者谋福祉,让食者更健康

全国连锁加盟热线
地址: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徐家沟路
集团采购:15629235988
经销代理:18727673999
电商合作:17371820177
农庄订餐:19164167055